DE GAO MIN SU BO WU GUAN

德高民俗博物馆

从民国银匠风箱说起

时间:2023-12-02 点击:315次

在项城市德高民俗博物馆展厅内有一个民国银匠风箱,木、铁材质,长48厘米,高37厘米。同时还展出有一套民国银匠铺用的铁锤子和铁砧子,正是使用这些简单的工具,经过银匠师傅们熔银化型,精雕细琢,潜心制作出了各种精美的银制饰品和用品。

640.png
640 (1).png
说到银匠,顾名思义,是指以银制作出饰物、器具、用品的手工艺人。银匠也是民间“九佬十八匠”之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白银在中国已经有4000多年的应用历史,因其拥有美丽的银白色及优良的延展性经常被人们用来打造手镯、戒指、耳环等饰物。
640 (8).jpg
银匠师傅在制作各类饰品、器具和用品的过程中,一般要经过熔银、锻打、焊接、精加工等多道工序。熔银时,首先把大块儿或碎银放入耐高温的坩埚内,坩埚置于炉上,炉火用风箱吹成旺火,坩埚内的银子便开始融化,然后用长柄钳坩埚烧铸成所需形状。下一步趁热开始用银匠锤在银匠砧子上把铸成的粗略形状敲打成所需的细致形状。

640 (9).jpg

接下来便开始精加工,这道工序包括了锤錾、錾刻、镌镂、花丝编织等工艺,是整个工艺最关键的步骤,因此这套工序也叫雕花。雕花是用专用的圆头、平头、月牙头,空心头、尖头等小钢钎及相关工具在银器大形上砸出水、鸟、花、福、禄、寿、喜等各类花纹。这一道工序是银器的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花形图在匠人的心里,心到、手到,心手合一,一幅精美的图案便雕在了银器上。
640 (10).jpg
再一步,就是打磨抛光。把成形的银器放在小砧子上,用小锤子轻轻敲打,用钢戳打去毛边,使表面光滑发亮。有些银器还要点蓝上翠,使其更加光鲜亮丽,显示出非同寻常之美。

640 (11).jpg

640 (12).jpg
德高民俗博物馆收藏的这套民国时期银匠风箱、铁锤、铁砧已成为参观者欣赏的老物件,尽管年代久远,我们还是从中可以体会到传统银匠艺人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更透射出华夏民族传统工艺所闪烁的智慧光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从民国锔匠挑子说到锔匠师傅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