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 GAO MIN SU BO WU GUAN

德高民俗博物馆

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席团到访项城系列活动圆满成功

时间:2025-09-24 点击:2次

近日,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席团一行抵达河南省项城市,开展了涵盖基地授牌、学术座谈、技艺传承、文化考察等多维度的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主席刘爽女士带队,轮值主席、斯里兰卡国际问题专家及“一带一路”创始董事亚西鲁·拉纳拉贾,执行主席李新中先生,理事长张德立先生,副秘书长李佩佩女士等核心成员共同参与,以非遗为纽带搭建文化桥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为地方非遗传承与国际文化交流注入新动能。

276A0210.jpg
276A0899.jpg

系列活动于9月17日上午拉开帷幕,北京茶百戏非遗传承基地(项城分院)成立仪式在项城市德高民俗博物馆举行。作为项城非遗传承的重要载体,德高民俗博物馆凭借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扎实的保护实践,同步被授予“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称号,并获授权设立“孔子学堂”。现场,刘爽主席与亚西鲁·拉纳拉贾轮值主席共同为传承基地揭牌、理事单位及孔子学堂授牌,三块牌匾的落地不仅标志着项城非遗传承正式接入更高层级的资源平台,更构建起“非遗技艺+国学文化”融合发展的新阵地。

276A0164.jpg
微信图片_20250917113200_32_97.jpg
微信图片_20250917113211_34_97.jpg
微信图片_20250917113206_33_97.jpg

活动期间,一场承载非遗传承重量的收徒拜师仪式在项城市德高民俗博物馆内庄重举行,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席、非遗茶百戏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刘爽女士,正式接纳该委员会副秘书长李佩佩女士为徒,将茶百戏这门古老技艺的传承脉络续写新篇。现场,轮值主席亚西鲁・拉纳拉贾、执行主席李新中、理事长张德立等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非遗传承的重要时刻。项城市知名文化学者、社会贤达等出席拜师仪式。这场拜师仪式不仅是技艺传承的约定,更彰显了非遗文化“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活态传承特质。正如刘爽所言:“师徒相承,承的是技艺,更是文化根脉。”李佩佩的拜师,为茶百戏的传承注入了新生力量,也为后续非遗国际传播与青年人才培养埋下了坚实伏笔。

276A1120.jpg
276A1176.jpg

系列活动中,2025年世界非遗国际传播大使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席刘爽呼吁世界和平促进2025国际文化交流座谈会在项城市德高民俗博物馆召开,刘爽主席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轮值主席亚西鲁·拉纳拉贾立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背景,以“非遗国际传播的路径与价值”为主题发表主旨讲话。他指出,非遗作为各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跨越国界的文化通用语言,能够有效打破认知壁垒、增进情感共鸣,在国际交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执行主席李新中则聚焦实践层面,围绕“非遗传承基地建设标准与运营模式”展开论述,提出“保护优先、活化利用、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理事长张德立结合新设立的孔子学堂,深入探讨“国学文化与非遗技艺融合发展”路径,建议通过课程共建、活动共办等形式,让非遗传承更具文化深度。

276A0736.jpg
276A0763.jpg
276A0827.jpg
276A0791.jpg
276A0884.jpg

项城市文化界专家学者及德高民俗博物馆负责人等地方代表,结合项城木版印刷等本地非遗项目的保护实践作交流发言。大家围绕“非遗资源整合与数字化保护”“国际交流中的地方非遗IP打造”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最终在“建立京项非遗交流长效机制”“共同推动项城非遗走向国际舞台”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座谈会尾声,2025世界非遗国际传播大使刘爽发出倡议:“非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唯有以开放姿态促进交流、以务实行动推动传承,才能让古老技艺在当代绽放光彩,为世界和平与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276A0596.jpg
276A0714.jpg
276A0664.jpg

活动期间,主席团成员还深入参观考察了项城市德高民俗博物馆的藏品陈列与非遗展示区,对于博物馆的丰富藏品和规范陈列给予高度评价。在非遗传承体验区,主席团成员们现场观看了博物馆的非遗主题项目,亲身参与“木版印刷等非遗项目体验”活动,对项城在非遗活态传承与展示创新方面的举措给予高度评价。刘爽主席表示,项城的非遗传承工作既有历史厚度,又具时代活力,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同时,主席团成员还观看了项城市德高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表演的精彩文艺节目,并进行了博物馆实景打卡体验,对项城的非遗文化传承与展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76A1568.jpg
276A1638.jpg
276A0966.jpg

系列活动于9月20日圆满结束。此次北京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席团到访项城,既是一次非遗文化的深度交流,更是一场国际视野下的传承实践探讨。通过基地授牌夯实传承根基,通过座谈交流凝聚发展共识,通过实地考察激发创新灵感,活动不仅为项城非遗传承事业引入了优质资源与国际视野,更搭建起地方非遗与国际交流对接的重要平台。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京项两地交流机制的逐步落地,项城非遗将借助更高层级的传播渠道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而北京的非遗资源也将在地方实践中获得新的活化载体,最终实现“以非遗为桥、促文化相通、助国际合作”的美好愿景。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